时间:2025-05-03 09:51:23 浏览:
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(CBA)2023-24赛季技术标准细则日前正式披露,其中比赛用球重量参数首度以明文形式列入技术手册。根据9月12日公布的《CBA联赛竞赛工作规程》,官方指定用球重量严格控制在600-650克区间,公差范围较FIBA标准缩小30%,这项被业内称为"毫米级管控"的新规,标志着联赛装备管理体系正式与国际顶级赛事接轨。
联赛办公室装备技术负责人向本报透露,本项标准修订历时8个月实验室测试,特别针对国产球员手掌尺寸大数据进行适配优化。威尔胜品牌提供的GDN7X比赛用球已完成12支俱乐部的实地测试,浙江稠州后卫吴前在8月季前训练后反馈:"新球表皮纹路的抓握反馈有明显提升,尤其在高强度对抗后的控球稳定性值得肯定。"这种采用HYPER TOUCH技术的复合材料,已获得FIBA官方认证。
值得关注的是,重量参数的精细化管控直接影响着比赛节奏。北京首钢技术分析师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,当用球重量超出640克阈值时,全场快攻次数下降15%,三分命中率波动幅度扩大至3.2个百分点。辽宁本钢主教练杨鸣在9月15日媒体开放日坦言:"现在每节比赛用球都会经过电子秤复检,这种细节把控对职业联赛至关重要。"
威尔胜中国区运动营销总监证实,本赛季供应的4000颗比赛用球全部采用独立芯片管理,每颗球的重量、圆周率、回弹系数等12项参数均建立数字档案。广东宏远后卫徐杰在适应性训练中特别指出:"球的重量平衡性处理得很细腻,做crossover时重心偏移几乎感觉不到。"这种微观层面的提升,或将成为新生代控卫突破技术瓶颈的关键助力。
截至发稿前,联赛办公室已收到来自南京同曦、青岛国信等5家俱乐部关于用球存储环境的改进建议。据悉,CBA联盟计划在10月21日新赛季揭幕前,联合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启动全维度抽检,确保每颗投入使用的比赛用球都符合"零误差"标准。随着装备管理体系的持续升级,中国职业篮球正在技术标准赛道加速冲刺。